两年前的今天
2021年5月22日
(相关资料图)
袁隆平院士逝世
从此,春种秋收
都和怀念有关
年轻时
袁隆平决意报考大学的农学专业
父母都不同意
袁隆平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
最终说服了父母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
让袁隆平展开了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后来
袁隆平成就斐然,表彰无数
但他一直惦记的,仍是“下田”
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
安排了一块试验田
尽管已经90高龄
袁隆平每天起床
第一件事就是到田边“打卡”
回望袁老一生
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
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
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一稻济天下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
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他始终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
不懈奋斗
如今
袁隆平已经离开我们两年
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却将粮食的种子
创新与奋斗的“种子”
留给了后来人
袁爷爷,我们永远怀念您!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新华社)
推荐内容
-
今天,我们很想您! 环球今日讯
-
头条焦点: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4.5级地震
-
全球头条:“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
国之所需 吾之所向 他在碧海深蓝里“钻”出世界第一 ——记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 全球报道
-
循环生态系统为新星诞生提供“粮食” 世界讯息
-
总编辑圈点|将压力或热量信号转换为大脑信号,人造柔性电子皮肤可重建触觉
-
国际要闻回顾(5月15日—5月21日)
-
网络上关于“二阳”的声音引发关注,专家建议——科学研究要为今冬做准备
-
福州科技活动周构筑创新创业“梦工厂”_全球观热点
-
青岛:科技活动周市民畅享“科技大餐”|全球速看
-
甘肃省肃南县:“牦牛复壮改良”助牧民“犇”富路_精彩看点
-
【世界热闻】2023年京津冀蒙工会跨区域促就业创业系列活动开启
-
天天通讯!第十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果丰硕
-
北京海淀发布5条科技旅游线路 邀市民领略科技魅力
-
国产手术机器人成外科医生“高效助手”-世界最新
-
广州举办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
-
每日消息!世界卫生大会中国代表团: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卫生合作 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
观焦点:中煤图克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园区打造煤炭创新示范样板
-
第六届全球锡商大会举办 总投资额超258.亿元项目签约 当前热点
-
国家矿山安监局:坚决防范和遏制矿山重特大水害事故-环球热点评